院友会群二维码
张维
张维(1913.05.22-2001.10.04)
张维,男,1913年出生,北京市人,1946年-1950年兼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教授,我国著名力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人物简历:
1913年5月22日,出生。
1933年,获得唐山交通大学工学士学位。
1938年,获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学位。
1944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工程博士学位。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3年,创办深圳大学。
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10月4日,张维院士因病逝世。
主要成就:
张维(1913 05.22 - 2001 10.04)北京市人,我国著名力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研究板壳静、动理论。长期从事结构力学和固体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我国培养力学人才做出了贡献。曾三次参加我国科技长远发展规划并任土木建筑水利组组长和力学组副组长,推动了我国某些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1944年在国际首次求得环壳在旋转对称载荷下的应力状态的渐近解。后来在圆环壳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主编了《壳体文献汇编》、《力学丛书》和《世界力学名著译丛》等。1983年创办深圳大学。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他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深圳大学首任校长。他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德国工程师学会、国家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会长。 张维在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在德国柏林高工(柏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他在弹塑性力学、板壳理论及结构工程特别是圆环壳、弯管的强度、屈曲、振动及其工程应用、核电站管道系统、快中子增殖堆主钠池的结构完整性与安全评价等方面造诣极深。 他创造性地运用解析法、半解析数值法、数值计算、力学试验等方法对具有较强工程背景的结构进行强度、稳定性分析。还从事“美国及欧洲主要高级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史”的研究以及“壳体文献数据库”的整理工作。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奖章、大十字勋章、中国工程院科学技术奖等。发表论文50余篇,著作译著多部。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世界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副主席
德国工程师学会、国家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会长